Who We Are

We are an interdenominational Christian organisation serving among tertiary-level students and graduates in Singapore.

 

Formed in 1959, the pioneering emphasis of FES was to develop a strong evangelical witness in every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in Singapore. FES also coordinates the work of the Christian Fellowships (CFs) on various campuses, facilitates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 leaders from the various groups and enables them to exchange ideas and encourage one another effectively.

 

The long-term vision was, and still is, “to encourag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leadership and responsibility…. to make (a vital contribution) to the Church…. to see forthcoming able Bible scholars and teachers, Christian writers, preachers, missionaries and other Christian workers” (from the first FES Annual Report. 1960).

 

Encapsulating the ethos that has guided FES since its formation, our vision is:

 

To see a community of Christlike leaders who are salt and light on campus, in the church, and in society for the glory of God.

FES Annual Report 2022

The FES Singapore Story

SERVING GOD AMONG STUDENTS AND
GRADUATES IN SINGAPORE

From the Blog

  • GS Letter   What Shall We Do About Biblical Literacy?   Since 2022, FES started two key initiatives to minister to our two key communities – student leaders and young graduates. We launched the Leaders’ Party as part of our......

  • 今年四月三十日的联合早报,专访了几个由居民自发激活组屋底层的故事,空荡荡的组屋底层摇身一变成为促进居民共同生活的共享空间。其中的发起者都不约而同提到「甘榜精神」这个早期新加坡的价值观。 按照新加坡华语资料库的定义,甘榜精神指居民邻里之间守望相助、互相关怀的精神。我前往荷兰道2座的共享图书馆一探究竟,这里所有的书和家具装饰都由居民自己提供和打理。我闲逛了一会后,一位居民笑着接待我坐下来聊天。他说这一年来,图书馆成为了居民们另一个家,很多做了几十年邻居却不相往来的居民,在这一年间成为了无所不谈的好友。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拜访中,我确切感受到荷兰道2座居民的好客。 这种甘榜精神让我再一次反思团契的意义。谈到团契,可能我们会习惯把焦点放在“如何办好团契?”上,却很少去问,究竟团契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基督徒去团契又是去做什么?“一班基督徒在一起聚会”似乎就是团契的定义。 团契的希腊文原文是Koinonia,它的字根Koinonos的意思是与某人分享某事物,所以分享是团契的重点。基督徒一起团契的目的,就是为了分享。 问题是分享什么呢?斯托得(John Stott)在《心意更新的教会》一书中论述团契有三种分享: 内在的分享(share in together):以三一神为焦点,在团契中,我们彼此见证我们确切分享着从圣父、圣子、圣灵而来的恩典。 向外的分享(share out together):团契共同服事团契外的人,出于爱人如己的诫命,分享给他人物质和属灵的需要。 彼此的分享(share with each other):团契内弟兄姐妹彼此相爱,每人都是施与受的关系,互相接待、互相鼓励、互相安慰、互相分担。 简而言之,跟据斯托德的观点,团契所分享的是:上帝的恩典、向他人的服待以及弟兄姐妹的互相关怀,三者缺一不可。如果我们只看重第一点,则团契会诺斯底化,变得只追求个人得救;如果只看重第二点,则会变为社会福音;如果只看重第三点,则团契与普通社交场所无异。 甘榜精神鼓励我们进行第二和第三种的分享,而团契的甘榜精神,则鼓励着我们在分享的同时,以我们自身的生命向他人作见证:我们都共享着从神而来的恩典。   林国宏主任...

  • GS Letter   Amid Polarisations and Isolations, a Global Fellowship Remains Steadfast   IFES held its World Assembly 2023 in Jakarta, Indonesia from 2–10 August. Over 900 delegates made of staff, students, and board members from 160 countries gathered as......

  • 时隔两年的时间,我再次参加校园团契。第一次是在新加坡理工学院,第二次则是在南大。起初我都只是带着“看看”的心态参与活动,但没想到最终却留了下来。这两段的经历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挑战和学习。 在新加坡理工学院的时候,其中的特点之一就是人数比较少,大概少过十位契友。然而,因为人数少,所以我们常常会轮流带查经、节目,彼此分担。记得我在职员会服事的期间,有些弟兄姐妹因为临时有事情而无法继续担任职员时,我们会彼此关心、分担职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同时要兼顾学业、校园团契和教会的服事让我感到喘不过气,导致我开始抱怨,想要放弃参加团契。我还记得,时不时我会向上帝发出提问,问祂为什么校园团契依然还在,意义到底是什么。上帝并没有马上给我一个答复,而是继续将这个问题放在我的心里,一直到我进入大学。 来到大学,当朋友邀请我去团契的时候,我只是想参加几次就走了,因为我不想让自己觉得很累。然而,弟兄姐妹们的接纳和关心很触动我,让我在团契里有了归属感。因此我选择留在团契,想将这份的爱和关心延续下去,传给我身边的人。到我大学生涯的第二年时,职员会开始寻找下一届职员人选,我想了几个星期后,决定要拒绝他们时,突然有个想法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大学里的这段时间是我最有活力、精力充沛的时段,所以应该要把握时机服事,更何况在校园里也只有四年的时间。就这样,我改变了想法并且在职员会服事了两年。 这几年,上帝回答了我的问题。祂渐渐地让我看清楚校园团契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也不断地陶造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职员正讨论新年度的活动策划时,有人就提出校园团契与教会有什么不同。经过一轮的讨论和分享后,我开始对校园团契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在往后的日子里,也勇于尝试新事物,策划有别于教会的活动。 从理工学院一直到大学,我常常会挣扎、疑惑,自己很害怕踏出那一步,怕自己没有办法胜任,没有时间兼顾学业,甚至害怕失败。但最终上帝的供应不曾间断,不仅带我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也让我感受到服事的甘甜。每当我告诉上帝我已经完成我该做的事情,不想再继续下去的时候,祂就会透过一些人事物提醒我:祂还没有结束这段旅程,我还有功课需要学习。现今回头看的时候,我很高兴能够参与在其中,与弟兄姐妹们一起经历上帝奇妙的带领和恩典。   杨紫云 南大中文系 应届毕业生    ...

  • GS Letter   Where will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hristlike leaders come from?   Our CF students and alumni know well that FES ministry follows a certain philosophy that is called ‘distinctives’. Most of us will remember that there are......

  • 在应毕营结束一个月之后写下这反思,说实话我已记不清大多的细节了。回想起那时候,我非常享受与学长们、朋友们相处的时光。通夜吃宵夜、玩狼人杀肯定是难忘的, 但是能够聆听组员们对生活的反思、期待及挣扎同样让我至今受到启发和鼓励。 虽然我们读很不一样的科系,面对不一样的生活挑战,但是无论我们是在面对与家人同事相处的挣扎、情感上的纠结、工作的压力,我深深的领悟到,即使我能够得到我理想的工作,前面的道路定不会容易走。 当然,信息带给了我一些的重要提醒及让我从新的角度来看生活的目标。还记得第一堂“四马分尸”那么恐怖的比喻:若我们生活的当前、短期、长期目标与我的人生目标都有不同方向,那么我们到底怎么决定往哪方向走呢?因此我学习反思怎样去调整这些目标,以使它们保持一致 。我也记得第二堂讲座给了很多理财的实用技巧。其中我认为做重要的是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把金钱的一部分给予他们。无论自己是赚的很少或很多,这是不可忽略的。还有十一奉献在自己第一次拿到薪水的时候立刻给,就没有那么困难。 我个人的小小总结:我很感恩能够来到应毕营来调整我踏入新的生活阶段之前的心态,还有能够享受与其他弟兄姐妹相处的时间。:D   刘晓恬 国大生命科学系 应届毕业生...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