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Do We Uphold Our Christian Identity in Our Workplace?

The Youth Theological Forum (YTF), co-organised by the FES Chinese Work and the Chinese Work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 Singapore,

因为疫情的缘故,学校课程都将在网上进行,与同学也很难有见面交流的机会。但是我很幸运也很感恩在我开学之前,就来到了SIM华文团契,认识了当中的弟兄姐妹们并且每周都有机会见面交流,一起灵修与团契。 这在疫情的限制当中显得尤为珍贵。 加入团契后不久,就迎来了迎新营。大家一起吃饭,一起游戏,一起听干事的分享,彼此之间更加认识了。不仅如此,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透过迎新营,我对自己有更全面的认识,也促使我去思考团契的意义。 在迎新营当中,我尝试了在一个不算特别熟悉的情况下带领实体敬拜,这对不那么喜欢吸引别人注意的我来说是一个进步。团契里的氛围很包容也很有爱,透过点点滴滴,我也看到了营会的筹委们的用心准备,不仅营造活跃的氛围,还透过游戏增进大家对福音的认识和促进更深层的思考,让这个营会不同于其它的社交活动。 我印象很深的是斯强干事关于团契生活的分享,他引用了潘霍华牧师的一句话:凡要团契而不想独处的,言语和情感都变得空虚;凡想独处而不要团契的,就毁于虚荣、自恋和绝望的深渊中。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激发我思考团契的意义和我们应该怎样平衡好独处和团契的时间。它也让我产生了新的思想,想要在SIM团契里面亲身经历团契的意义。   雷雨禾 SIM数据科学与商业分析 第一年 ...

在2021年9月21日,南大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华文组,英文组,印尼组)联合举办了一个中秋节福音性聚会。作为华人传统节日,中秋节也象征着团圆,因此团契想趁此机会一起来庆祝中秋节,同时希望透过这个聚会能够邀请非信徒朋友来到我们当中。 这其实也不是团契第一年举办中秋节聚会,前几年团契也曾经一起做月饼庆中秋。不过,今年的聚会调整了方向,主要挑战契友们去邀请新朋友来到我们当中,也想要以比较轻松欢乐的形式来进行这个聚会,让新朋友们能够更融入聚会的氛围,下一次更愿意来参加团契的其他活动,也透过团契感受到上帝的爱。 原本聚会是要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进行,但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临时改成了在线上进行。感谢主,这个改变对聚会没有太大的影响,包括契友以及新朋友吗,活动最终有将近53位参与者。除了大部分契友和所邀请的新朋友,我们也有NTU CRU以及Tabernacles的弟兄姐妹们一同来参加。 我们把聚会主题设定为 《一起发光吧!》,象征着每位契友都能够在校园当中发光发热,影响我们身边的朋友,并把耶稣介绍给他们。配合这个主题,这个聚会的亮点之一就是一起制作手工灯笼和提灯笼。 聚会以敬拜赞美开始,和往常的的敬拜赞美不同,来自三个团契的契友们组成了敬拜团,一起带领了一首能用三个语言(英语,中语,印尼语)唱的诗歌,除了让大家能够用最舒服的语言来敬拜神,也让大家感受到即使是使用不同的语言也能够同心合一地敬拜我们同一个主。 敬拜赞美后,就用了特别的方式来进行一个类似猜灯谜的游戏。我们准备了一些印尼语和华语的俚语,让大家透过游戏来猜猜这些俚语的意思,也帮助大家了解彼此的文化。 随后,我们一起观看一个短短的见证分享视频《How do you fix a broken family?: Felicia Chin on the hope that heal》,从分享中看到许多人可能在原生家庭中曾经被伤害,可是耶稣能够医治我们的破碎,恢复我们和家人的关系,我们也能透过上帝的爱,学会爱我们的家人。我们也希望透过这个分享,新朋友能够认识那位爱我们,也爱我们家人的耶稣。 分享后,就到了大家最期待的制作手工灯笼的环节。 参加者在小组里一同制作灯笼。 制作完灯笼,我们一起拍大合照然后结束聚会。拍大合照时,看得出大家都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趣,大家的反馈也出乎了我们的意料。 这个聚会充满着值得感恩的地方。感谢神透过这个聚会,带来了那么多新朋友,也让我们意识到不管我们来自校园里的哪一个学生团契,在基督里,我们都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在校园当中都有不小的影响力。我们也感恩在临时的更动下,我们所预备的灯笼材料和月饼都成功地在活动之前分发给大部分的参加者。聚会后看见大家很开心地玩着他们所做的灯笼,并在Instagram分享,我们都很开心。最后,感谢神一路上的带领,即使筹划过程困难重重,一切仍旧顺利完成,把荣耀都归给神。     黄嬿燕 南大化学和生物化学系 第二年 陈维杰 南大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系 第二年...

最近翻开这本记录史托德牧师(Rev John R.W. Stott)在1972年的演说,出版了近半个世纪的好书,虽是重读的书籍,但感觉上仍不失一份像读新书的新鲜感。 序言所说的,论谁都会被这番话吸引:“谁也不会喜欢一个冷酷、枯燥、讲理论的基督教。但这是说我们要不惜任何代价规避‘理性主义’吗?”何等一针见血的辟见。 今天“很多学生在教科书上用脑,却以为在基督徒的生活中,理智所占的地位是很少的。” 是的,信徒这样的思维方式,到底想对了多少?在上帝创造中给人的头脑,到底有何地位呢?信徒到底该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头脑呢? 这本小书,有四个部分: (一)热心却没有线索:一开始作者引用保罗在罗马书10:2  “我可以证明他们向神有热心,但不是按着真知,“来指出恐怕保罗当年所看到的现象,也可以用来形容今天一些的信徒。”有热诚却没有知识,有热爱且没有启导“。但是没有热诚的知识却也绝不是用以取代没有知识的热诚。上帝是要信徒两者并用,热诚是被知识引导,而知识是被热诚燃烧!反理性主义精神培植出来的实用主义以仪式、社会行动及经历,取代了上帝给人运用头脑思想的能力。 (二)为什么要使用我们的头脑?为何运用我们的头脑这么重要?从创造、启示、救赎和审判来看,因为人的思想能力足以影响他的行动;人需要做的是透过思维来行出所思想和所知道的事!尽管人的头脑是已经堕落,但人依然有思想和做决定的能力,依然可以用物质界的常识来辨识和选择属灵和道德的领域。(太16:1-4)上帝启示予人的道与教义,不单不是使人的头脑变成无用,而是不可缺少。上帝的救赎所带来的是,使祂在人身上的形象得着更新,包括了思想层面。虽然这个形象曾因始祖犯罪而扭曲,但上帝已使基督“成了我们的智慧“。最终,重要的是,上帝是以我们所知道和我们对启示的道的反应来审判我们。 (三)头脑在基督徒的生活中占何位置呢?上帝会期望我们如何运用头脑?真正的敬拜是按上帝所配得的方式取悦祂。保罗知道上帝所悦纳的敬拜,是有理智的敬拜,是出于“真实“的敬拜,是那些知道自己所敬拜的是谁,并且”尽意“去爱祂的那些人所献上的敬拜(徒4:24;路10:27)。且信徒的信心不是轻信,不是乐观主义;信徒的信心是讲理由的信靠,是完全和肯定地寄望于上帝的可靠性的一种信靠。其他层面如:圣洁的追寻、基督徒的带领、福音的表达和服事与恩赐的运用,都是发自头脑的运用,思想带来的行动回应。 (四)以我们的知识行事。避免从反理性主义到过分理性主义,史托德牧师语重心长的提醒“知识附带一个严重的责任,就是行出我们的知识,将我们的知识用适当的行为翻译出来。“ 知识应当引至崇拜——掌握关于适当的真知识不会使我们感到自负,反而会使人在惊异中俯伏在上帝面前;知识应引至信心——知识是信心的根基,也使信心成为合理;知识应引至圣洁——所知道的增多,实践它的责任也随之增加(腓4:9);知识应引至爱心——当知道越多,不论是在传福音或教导上,越服侍他人。 谢谢史托德牧师这历经半世纪的经典之作,它不只是在半个世纪前敲响信徒的鸣钟,且鼓励这个世代的信徒,要建立在“被真理燃烧起的虔诚“上。 这本小书,有中英文版本,皆可在FES图书馆中借阅。(中文书:《别埋没你的头脑》,图书馆编码261.501 STD)(英文版:《Your Mind Matters》,图书馆编码 261.502 STO )     陈淑贞干事...

C@st our NET   Date: 24-26 September Happening both online and offline Camp fees: $10 Registration link: https://tinyurl.com/fesnc21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contact William at +65 9059 1473...

Census 2020, Religions and Youth: Inputs from Youth and Young Adult Leaders

  Here are two reflections from our students on the forum. Harold Tan, a Year 2 student i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at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