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Work

知道患难产生忍耐,忍耐产生毅力,毅力产生盼望 - 罗马书 5:3-4 有时候,当我们在经历困难与患难的时候,我们也许不明白为什么上帝允许这些发生。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停止受苦抑或者阻止其衍生更多的烦恼,这都是人之常情。同样的,当新型冠状肺炎开始在新加坡肆虐,面对未知的情况时,人们下意识地将关注力放在如何照顾好自己与他们爱的人。然而,当疾病爆发应对系统”(DORSCON)在二月升级至橙色警戒后,民众纷纷到各大超市哄抢日常生活用品,这或许反映了现今人们过度自我关注的现象。因此,我相信当我们越关注自我就越难以理解患难在我们生命中的意义。 相反的,使徒保罗相信患难是为了建立忍耐、毅力和盼望。我们现在的景况甚至不及早期教会所面对的呢。他们经历过饥荒、贫困,被讥笑、逼迫甚至杀害,但是保罗仍然“夸耀”患难可以带来好处。 有趣的是,以上的信念竟是紧接在保罗感谢上帝之后——“所以,我们既然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与 神和好; 。。。并且以盼望得享 神的荣耀为荣。”(罗马书5:1-2)换句话说,保罗相信如果患难是跟我们在基督里所得的并列,他们最终所产生的结果定然相似:忍耐、毅力、还有盼望。综上所述,那患难是如何帮助我们产生忍耐、毅力与盼望呢? 学生们,现在好多的活动和聚会被迫取消;然而,与其沉浸在失望的情绪里,让我们以耐心与创意来思考、计划并且透过不同的媒体平台来办些什么。也许,会带来更深的影响呢? 同工们,各大校园和办公室所要求的规范与体温测量也许会让我们觉得烦躁,但是愿我们不被失望淹没,而是在此时此刻操练忍耐和将心比心的美德。 校友们,看着增长的案例和病毒扩散的速度也许会我们感到焦虑或担心。在这样的时刻,比起单顾自己,让我们也关注身边有需要的人,对他们释出善意,尤其是小孩、老人、生病的、贫困的,还有在前线为了控制疫情而努力不懈的医护人员、政府人员等。 至于我们所有人,沉浸在埋怨新冠病毒的输入只会让我们陷入互相指责的排外情绪中,进而使我们更加绝望。所以,让我们从绝望中回转,看见我们在基督里已经得到的确据——“我们也凭着信,藉着祂可以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以至于我们“以盼望得享神的荣耀为荣。 ”(5:2)。 忍耐,毅力和盼望。让我们度过这一次的困难后可以产生这三种美德。    郭志励总干事 ...

         在1970年,当时已故的孙耀光医生刚成为FES第一任总干事不久,其时五大专布道会的火焰还在一群讲华语的基督徒学生中延烧。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当中看见异象摸着上帝心意的大哥大姐,组织起FES华文组委员会(Chinese Work Committee华文工作)。2020年,在这个以英文挂帅的岛国,以讲英语居多的教会圈子,我们在校园还是有讲华语的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而当中成员大多数都是本地讲华语教会的子弟。         本文要讲述的不单是事工的维系,更是使命的延伸,盼望大家看见一代一代的基督学生如何前赴后继以自己委身十架的生命来冲击社会,服事并且建立教会。 建立教会         我们提到学生事工就会联想到建立教会,而且立刻思想到普世教会的层次。但是接下来本文盼望探讨的反而是新加坡的华文学生事工实际建立个别地方教会的例子。在与一位JCU(James Cook University)的学生谈到开始校园中文查经小组时,环顾了在FES桥北路办公室四周的华文教会,思绪回到上个世纪;笔者刚信主初期,看到校园团契的弟兄姐妹都是带着FES校园团契的模式进入教会的青少年团契,建立生命,火热服事。        这些校园团契的弟兄姐妹,如今已经是教会的执事或长老,有些则成了教牧传道人,薪火相传。认识其中一位当年在校园积极参与的长老,他的女儿已经就快从神学院毕业了!另一位牧师的女儿,则刚从新加坡理工校园毕业。在读书的时候参与了SP(Singapore Polytechnic)的华文团契。她很喜乐她走了父亲走过的路。这就是学生在校园建立的生命基础;进入教会、家庭、社会,以生命影响生命,扩大了上帝的国度,荣耀天父的圣名。 建立学生对学生的事工         笔者在1993年开始全职担任校园干事,开始的时候在自己毕业的新加坡理工学院接触学生,及去到当时还未合拼校园的南洋理工学院(河水山校园、裕廊校园、欧南校园及义顺校园)和学生一起查经。这批学生当中有新加坡也有马来西亚的学生,弟兄姐妹同心看见学生工作的异象,开拓校园的禾场。他们不论宗派,合一地在功课繁重的当儿持续聚会,强调学生接触学生的使命。他们当中有好多已经回去马来西亚,有些则留在新加坡成家立室,加入本地的堂会与当初在校园的同工一起并肩服事。         当中一些到今天见到还会叫:干事!他们已经是教会的传道人,或者献身受装备进入不同的岗位忠心以生命来事奉。薪火相传,这不是干事召他们走的路,这是他们所追随的主呼召他们,以致他们回应呼召忠心走到底。他们当初一直都是学生带领学生,信主、受栽培、接任同工,这是一条生命影响生命的道路。当身为校友的他们相聚时,这都是惺惺相惜的话题,能够还是真诚彼此代祷的动力。就算不在同一间教会,彼此的情谊还是如此地深厚。学生对学生的事工,带着流动性与不确定的因素。当中还充满可能随时垮台的信任与交托,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这正是基督徒学生福音事工的特征;天父允许祂的孩子在校园兴起,也容许年少日子的莽撞与挫败。因此,身为FES的同工,笔者绝对顺服! 建立一代的学生          去年12月台湾校园团契的每月简讯中,王文衍牧师分享了他看到的这一代学生:无论我们称他们为《我时代》,还是《厌世代》,我们不是要比较『一代不如一代』,更是要体验到『一代不同一代』的挑战与心疼。这一代的学生一样需要福音,需要造就及装备,一样得继续传承学生福音运动的棒子。而我们这些导师、干事、牧者们就是陪他们长途奔跑的教练。          过去的年日,FES华文组都是以“恐惧战兢”的心志做成一代学生得救的工夫。还看下一代,我们更加不敢自夸晓得如何牧养及喂养这一代的大专生,但我们有一颗愿意被天父得着并使用的心。建立教会是重点,建立一位学生的“全人”更是我们的关注。我们知道接下来的使命不单是一个如FES的福音机构能承担的,我们斗胆邀请众教会一起见证这个使命的过程,参与生命影响生命的工程,为天国的大业打根基。         恳请看到这篇文章的牧长们与我们一起以祷告为祭将我们所关注的学生、青少年人带到天父的施恩宝座前。愿意投资在他们身上的不是事工的重担,学业的压力甚至将来教会继承人的身份;而是盼望我们看重这一代学生成长的空间,勉励他们在有限的时空中记念造他们的主。栽培他们有属灵知识的当儿,也成就了他们与神永恒的关系。这些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文字的层面,我诚挚地邀请与牧养青少人的牧者一同探讨差派他们进入校园成为宣教士的途径。进而在他们三年至四年的校园生涯共同扶持,让他们在校园团契生活中面对冲击,建立独立思考,明白天父上帝的主权,从而更谦卑事主。         这一代的学生将如他们上一代的学生一样,继续在毕业后加入建立教会的生力军,担任团契的导师,主日学老师,崇拜的招待…..被差派到校园的宣教士们将回到教会收割果实,庆祝丰收。这样的福音使命生生不息,因为养分从播种插秧的上帝那里供给。但我们既是大公教会的一份子,就应当责无旁贷,在建立事工与建立生命这属灵的要事中找到平衡点!   赖斯强主任                                                     ...

赖斯强干事 感恩: 主赐恩典让我能够在不足中继续向前追随主脚踪,感恩今年每一个服事的时机都能清楚看见主手恩领。感恩校友与学生在FES一起团契,成长! 代祷: 在许多未知的事上仅仅求主赐勇气等候父神掌管前路,肯定布满荆棘的日子,主赐内人和我在更多的决定当中怀抱主的心。 [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color='#969496' thickness='' up='' down=''] 陈淑贞干事 在上半年经历了半年休息,休假期间,让我可以学习放慢:灵修的时间可以慢慢细尝上帝的话语,看过去没有时间看的书,做没有时间做的事情…..,经历在休息中领受的是另一种的丰盛。休息中不单让我‘心灵’有丰富的盛饕,也让我‘身’有着因休息而得力的机会。 深盼:掌管时间的主,在我学习活好祂所赐的每一天的同时,也对祂的认识,每日有所加增:爱祂所爱,重祂所重。阿们! [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color='#969496' thickness='' up='' down=''] 谢贵兴与陈伟瑩夫妇 今年服事的亮点无疑是看见神如何改变和塑造学生的生命——几乎整个团契的学生参与了菲律宾的短宣,并且透过短宣被神塑造。祂也在两位在毕业生的信仰生命里画下了惊叹号。这个旅程也促使学生可以一起同工——透过彼此鼓励、训练、在准备的过程中与神同行,学生们也学会了彼此相爱,甚至有学生从中体验到神对他们的呼召。这对我们来说真是非常大的鼓励。 时光飞梭,如今已经已经是我们在FES服事的第四个年底,也是我们在FES服事的最后一年。请为着继续有工人响应神的呼召投入学生事工来代祷,也为着我和内人在2020年将去到新的服事岗位来代祷。 [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color='#969496' thickness='' up='' down=''] 孙俪今干事 去年的某一天,信主多年,但也离开教会好些年的父母突然对我说想回去教会。我打铁趁热,决定今年卸下新加坡教会的服事,每个周末回去新山陪父母上教会。我一直以为这个决定是为了父母的信仰好处,直到现在才惊觉这决定也及时地让我有了经历上帝医治的空间,使我从疲惫的服事中再次得到更新。谢谢主常以祂的爱托住我的脚步,也让我不禁开始期待明年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成长。 2020年,仍得继续每天与时间赛跑,兼顾事奉与课业。愿能在您的代祷中得记念,生活虽忙碌,我却对主不盲不麻! [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color='#969496' thickness='' up='' down=''] 冯绮桦干事 进入第三年的服侍,似乎觉得更适应了。虽然如此却并没有变得更容易。每一年面对不一样的挑战,从中却看到上帝怎样透过挑战磨练塑造这个容易胆怯的我。曾问上帝为何会把我放在这里,因为看到自己有许多的不足。但又被提醒到服侍是恩典,我只是一个人,不是神。 请为着我的家人祷告,也求神赐我一颗像约瑟的心——无论环境如何仍然倚靠敬畏神,选择不做得罪神的事。 [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color='#969496' thickness='' up='' down=''] 吴欣蒂干事 不知不觉在FES服事已经2年的时间,今年7月从行政同工转换至干事的身份,至今仍在学习中。进入校园看见可爱的学生们仿佛看见曾经懵懂的自己。和学生的互动中,神也让我看见自己的软弱。 请为着我能持续在服事的道路上可以不断进步、面对自己和学习谦卑来代祷。 [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color='#969496' thickness='' up='' down=''] 钟宇军干事 在这半年里,我在FES 和CVCF 领受了很多。一踏入这新的事工,就有幸被邀去参加IFES 四年一度的国际会议。在那里,我亲身尝到了一点天堂的滋味——看到万国万民带着各自文化的魅力献上给主,一同赞美、团契,并且建立彼此。 因着国际会议和FES...

诗篇第一篇形容有福的人为喜爱耶和华的律法,并昼夜默诵思想。这样的人好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结果子,叶子总不会枯干,他所做的凡事都顺利。 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样,心中渴望把根扎在溪水旁,天天结出果子,与主亲近。但是我们的内心却往往是一道急流。繁华城市的喧闹,忙碌生活的苛求,自我的追求,都会使我们无法平静安稳。只有在安宁的幽谷中全然享受上帝的同在,就能从主那里重新得力。然而,圣经里所强调的“安静”不是偶然的,而是时时刻刻努力及刻意操练和营造的。 很感恩,由校友团契所主办的“闹市中的灵修”给我一个很棒的平台来操练“安静”和灵修。每个月一次的星期六早上,我和校友们会聚在一起,然后各自选择一个角落,安静下自己的心来默想神的话语。我们灵修的时间是早上八点,那时闹市中还是非常宁静,与平时人来人往的景色大不相同。我也深深体会到原来“安静”不是在乎我们的外在环境或生活步伐,而是一种心境。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的心与主的心联系,我们都会在主里得到平安。而每一次一个小时的灵修,都在提醒我要珍惜这样与神亲近的时刻,避开在脑海中嘈杂的声音,尽力去跟随主的声音。若我们每一天都能这样聆听神的声音,抓着神的盼望,我们的生命就会活得更加精彩充实。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的,这是我参与“闹市中的灵修”的第三个年头。它陪伴了我三年多的研究生生活,在变化多端的研究生涯中,成为我归回安息的港湾。每一次的聚会都提醒我要天天保持这样的灵修生活,也帮助我在面对困难时学习靠着神的话语站立得稳。愿我们每一个基督徒也学习在百忙之中回到神的面前,在闹市的生活中重新领受神的祝福和力量。 [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color='#969496' thickness='' up='' down=''] Written by 林欣怡 国大研究生团契 第四年 (博士生)   **想要跟我们一起闹市中灵修吗?欢迎洽询陈淑贞干事** for Follower Dec 2019 (Chinese Work Newsletter)...

八月份与太太以及来自新加坡的一群校友们一同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EAGC。夏日炎炎,蝉鸣声不绝于耳。我们就在代代木的国立奥林匹克纪念青少年综合中心与来自东亚及东南亚地区不下十个国家或地区的大专毕业生齐聚一堂。 这一次会议的主题为“职场关系之复和”(Reconciliation At Work)。坦白说,那几场的主题信息分享,我都已不太记得。但是在那几天的聚会中,不论是各个国家或地区代表的事工报告时段或者小组分享讨论的时间,却着实开了我的眼界。大会现场宛如一个小小联合国大会,代表们可随意用自己的母语分享,也会有他人帮忙翻译。这也包括了主题信息时,后台有各国代表同步翻译为本国的语言。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能够同心聚集领受同样的信息,这是唯有在耶稣的国度里才可能发生的事。       期间,亚太国际社会间种种的冲突正在持续不断发酵当中,各国也有因内部或外部因素引致的政局动荡,例如:日韩贸易冲突、台湾同性平权运动、东南亚一带恐怖主义势力的渗透及反贪污问题等。这其中最受关注的无非就是正如火如荼进行着的香港反修例运动。犹记得香港代表上台报告事工近况时,特别分享此运动的最新发展及一众年轻毕业生的沉重心声。接着由C国的代表很恳切地为香港祷告。随后由C国的代表领诗,第一首歌就以华语唱了‘愿主的恩惠慈爱与你同在,愿主的灵时时围绕。。。平安喜乐天天充满你’。一首大家耳熟能详、平时能朗朗上口而不太在意内容的诗歌,在主领轻柔的歌声下,好多人开始暗自流泪,也有人低声啜泣甚至哀鸣。大家都大大地得安慰。我想这是圣灵所作人与人复和的工作。 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太19:26)矛盾冲突不一定解决了,但是一旦转眼仰望神,真正的复和就变成可能。此乃敝人此行小小心得。共勉之。 [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color='#969496' thickness='' up='' down=''] Written by谭宏炽南大校友 for Follower Dec 2019 (Chinese Work Newsletter) ...

日期:2019年10月8至10日 地点:伊甸圣经长老会 人数:16位 分享(一)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参加研经营,也是第一次作为一个营会的筹备委员。开始时是很抗拒的,害怕自己会做的不好,害怕时间不够用。可是感谢主,在主的带领下,这个营会很顺利地进行也很顺利地结束了。 在这短短的三天两夜里,感觉自己真的进入到了神的星球,一整天的生活都充满着上帝的话语,让我了解了上帝的话语对基督徒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使用方法来阅读圣经。 由于我是一个不爱阅读的人,不管是小说,漫画等等,我从来都不碰,圣经更不用说。偶尔被妈妈唠叨了几下,才会用电话看一看圣经。但是经过这次的研经营,我希望在往后的生活中,我可以每天都能抽空去阅读圣经,去更近一步地了解圣经,让生活充满上帝的话语。感谢这个营会让我理解到这么多。 Written by 蒋宗沁 南洋理工护理系 第二年 [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color='#969496' thickness='' up='' down=''] 分享(二) 这个圣经营对我来说是个从世界的负担中的机会。在圣经营前,我祷告和读经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来到圣经营,我觉得我更亲近上帝,更了解他在旧约里,从摩西五经到诗歌,要表的意思,更了解上帝的旨意。OIA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我之前很少看到解经的方式,所以我认为圣经的故事只是故事,没有什么生活上的应用可以学习的。但是从这圣经营学的解经方式,我认识到圣经的故事其实有很多能学习的应用。撒母耳记上的一至二章看起来只是个故事,但如果仔细的解经,就会从这两章学到在世界混乱中做圣洁的人,做上帝所喜悦的人。OIA的方式让我了解到其实圣经上有比我们想象多的答案。 Written by 叶瑞泽 新加坡理工Common engineering 第一年 Read more on Follower December 2019 (Chinese Newsletter)...

有别于以往的大家庭聚会,今年为了欢庆新加坡学生福音团契六十周年庆典,FES中、英、印尼语三部门以及GCF共500多名学生以及校友们齐聚在国大多用途体育厅1,一同庆祝学生福音事工走过的一甲子的年日。 聚会一开始由英文部的干事带领大家唱诗敬拜,看着全场老中青超过三代人共唱一首诗歌赞美我主,颇有各方各族前来敬拜的意境。紧接着由郭志励总干事以“家”的概念来勉励大家,即便我们来自于不同的教会,说着不同的语言,甚至有不同的肤色,但是在主里面我们就是一家人。 晚宴开始,除了被邀请担当义工的学生们,其他学生也自愿协助“端盘子”、收拾盘子,甘心乐意的服事在场的长辈以及同辈,我心中不禁为着他们的热心感谢上帝。在大家闹哄哄享受团契和美食的同时,当晚的讲员柯伟生弟兄(曾在90年代为英文部干事)在其中分享。 回顾过去上帝在新加坡的学生事工中所做的一切固然重要,但我相信未来怎么在新加坡继续以上帝的心为心来展开学生事工也是重要的。2020年FES华文组五十周年的大家庭聚会已经开始筹备,请您为着整个筹备来代祷。也愿我们在欢庆的同时,也愿圣灵继续感动我们,行在主为校园团契预备的道路上谦卑顺服。 [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color='#969496' thickness='' up='' down=''] Written by 吴欣蒂干事 for Follower Dec 2019 (Chinese Work Newsletter)...

日期:2019年6月15日 – 6月18日 地点:彭亨州原住民村 团队人数:5人 一直以为短宣是将我们所拥有的去帮助需要的人,并借着活出基督徒的生命,将福音传给他们,但四天三夜的马来西亚原住民短宣的经历让我体验到短宣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收获最多的其实是我自己。 刚开始担心原住民会比较害羞而对外来者敬而远之,万万没想到原住民村里小孩们是那么单纯有活力。从一踏进礼堂就开始被包围着,一起玩乐、跳舞、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他们无所畏惧,在面对任何人、任何情况都勇往直前。而在城市里舒适成长的我们,有太多不必要的恐惧远在他们之上。这提醒了我很大的功课,就是来到上帝的面前要带着一颗小孩一样的信心,毫无保留的亲近神。 四天看似不长也不短,我们住宿的环境与我们平日生活大有不同——满满的虫子、未修好的窗户、卫生意识不高的环境,让我们能够克服平时舒适圈里的恐惧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多感恩身边所拥有的东西。我们能够有水源、有电源、有煤气等,这些一般生活看似平凡的小事物,也都需感恩上帝的供应,因为这一切并非理所当然。 在原住民村里服侍的牧师也非常不容易,村子里愿意领受福音的人数不多,牧师却还是常常进到四个不同的村子深处服侍,哪怕是一个灵魂、两个灵魂,他无怨无悔,只相信神的工作。如此谦卑地摆上,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也很感恩我的团队,虽然我们人数不多,但能够在有限的能力之下完成神的使命,感谢神安排了如此奇妙的团队。这短宣让我看到了马来西亚原住民村的需要,也让我看见自己的需要。盼望以后有更多团队能够进到原住民村学习吧! 马太福音18:2-4 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color='#969496' thickness='' up='' down=''] Written by 罗毅良,南大土木工程系  第四年 for Follower Sep 2019 (Chinese Work Newsletter)...

数算一下,今年已经是我参加的第四个应毕营了。 从刚毕业,工作还没有着落时,到第一年对未来方向的不确定,第二年面对公司内部审计,再到今年营会结束后马上要开始的新项目,每年应毕营前后,我都在面临人生或大或小的试炼。今年以营长的身份参加营会,说实话,因为没有当过营长的经验,多少会担心准备不充分。但也正是在预备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营会当中,神让我看到真正成就万事的是神自己。每个校友和讲员的分享及大家的收获,都让我看到祂所赐的恩典是超乎我们所求所想的。 第一个主题是《人生目标》。刘毓江牧师以独特的风格分享他对信仰生活的经历和领悟,非常生动活泼。尤其是他对生命由依赖(dependent),到独立自主(independent),再到相互共处(interdependent)的阐述,和健康人格的七个指标,能感受到他分享的不是人云亦云的大道理,而是在感悟与经历后带出的不一样的见证。这也提醒我,神看重的不只是我们的所做 (doing),更是我们的所是 (being)。在职业观的分享中,李晓原长老带出了几个很关键的问题:我的价值在哪里?我作为神的管家,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手上的工作?回答这些问题,重要的还不是找到标准答案,而是与生命的源头——我们的神连接。在金钱观的分享中,汤郑雄牧师提醒我们,十分之一是神的,十分之九也是神的。我们不是财富的拥有者,而是管理者。这给我的消费观是一个更新和提醒。因为成长环境,我有时不是一个那么大方的人。如果看似我拥有的其实都是神的,那我就应该按神喜悦的方式花钱。乐善好施,在别人身上付出多过自己,就是神所喜悦的。 但这些还不是全部。神给我最大的感动,是在座谈会上校友们的分享当中的得着。在应毕营之前,工作的压力和情感的失败,让我正处在很深的低谷和痛苦当中。校友真诚的分享让我看到,高山低谷,神都是为了让我回到祂的面前。分享的最后,校友邀请三个人读三段经文,我是第二个,读诗篇16:1-11。当我读到第二节:“我的心哪,你曾对耶和华说:你是我的主,……”,我看到接下来的一句,竟哽咽到无法出声,便叫旁边的知敬救场。这几个字,从未像那个晚上一样打到我的心里。在那一刻,我脑海中不断回想过去自己曾追求的,无论是别人的认可,还是关系中的安全感,都是在神外面打转。神在那一刻让我清楚看到,我的安全感到底建立在什么上面。如果这一切我都无法拥有,“Is Jesus enough for me?” 。现在我提醒自己每天灵修,读经和祷告,不是因为“应该”。而是因为神真的让我看到我的好处不在祂以外。 在四个应毕营之后才有的收获也提醒我,坚持过后,神所赐的一定是超乎我们所求所想的。愿神大大祝福以后每次的应毕营,把祂特别的心意和感动带给每位参加的弟兄姐妹。 [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color='#969496' thickness='' up='' down=''] Written by 曹运 南大校友 for Follower Sep 2019 (Chinese Work Newsletter)...

The combined Polytechnic Chinese Christian Fellowship bonding camp was held on 18-20thJune. I was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serve in the planning committee. I must confess that I accepted the role out of obligation and not because of desire. Also,...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