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与信仰杂谈
我一直想尝试写一些生活文化与信仰的对话。我认为文化与信仰对话之所以重要,基于上帝是参与历史的上帝,祂创造整个造物界,也自然在各种文化的美当中能感受到祂护佑的痕迹。
这次我想介绍一套年初上映的日本动画—《The First Slam Dunk》,它把约三十年前已完结的篮球漫画《灌篮高手》的最后一场比赛进行动画化。 《灌篮高手》可谓是我这一代人的集体回忆。当时因它而爱上篮球的人不计其数,漫画中一句“教练,我想打篮球”曾夺去不少人的眼泪。
《The First Slam Dunk》虽然有九成的内容出自漫画,即使你早已知道故事发展和结局,但动画却有一种崭新的生命力,绝非只是在“炒冷饭”或“卖情怀”,这主要是因为作者井上雄彦用他的生命来诠释早已完结的漫画。他透露,这些年来每当再接触当中的角色时,都会有一种感觉:呀,原来你有这样的一面。仿佛角色也随着井上人生阅历的厚度而成长。
生命诠释是ChatGPT出现后重燃的课题,当AI能快速地写出一篇包含正确释经资料的讲章时,传道者和研经者还有何存在意义?黄厚基在《穿越文本》一书中提到研经需要加上生命,并让圣灵作为诠释者。虽然AI终有一天能学会所有诠译资料和工具,但它仍没有生命和运行其中的圣灵;另一方面也说明,如果诠释缺乏生命的投入,那么AI确实能取而代之。
当自身的生命与圣经连结,就能达成对经文的一次生命诠释,这就是诠释大师迦达玛提出的“境界融合”理论。在《The First Slam Dunk》中,井上雄彦就对《灌篮高手》进行了一次极好的境界融合。其中在主角的转移上可见一班,由原本蓝球天份极高的樱木花道,换成队中最平凡、最矮的宫成良田。这样的转变,使故事的信息从英雄的成长变成每一位平凡像我之人修补遗憾和找到自我价值。这是井上用他的生命读进文本当中才能出现的成品。年青时他希望自己能像樱木一样有过人的天份,想像自己能像超级英雄;长大后却发现自己更像宫成,有遗憾、有不足、有努力过后仍会失败的现实。结局里让我看到,每人都是上帝荣美的独特创造,这使我相信只要找对地方人人都可发光。
林国宏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