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学应毕营分享

数算一下,今年已经是我参加的第四个应毕营了。

从刚毕业,工作还没有着落时,到第一年对未来方向的不确定,第二年面对公司内部审计,再到今年营会结束后马上要开始的新项目,每年应毕营前后,我都在面临人生或大或小的试炼。今年以营长的身份参加营会,说实话,因为没有当过营长的经验,多少会担心准备不充分。但也正是在预备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营会当中,神让我看到真正成就万事的是神自己。每个校友和讲员的分享及大家的收获,都让我看到祂所赐的恩典是超乎我们所求所想的。

第一个主题是《人生目标》。刘毓江牧师以独特的风格分享他对信仰生活的经历和领悟,非常生动活泼。尤其是他对生命由依赖(dependent),到独立自主(independent),再到相互共处(interdependent)的阐述,和健康人格的七个指标,能感受到他分享的不是人云亦云的大道理,而是在感悟与经历后带出的不一样的见证。这也提醒我,神看重的不只是我们的所做 (doing),更是我们的所是 (being)。在职业观的分享中,李晓原长老带出了几个很关键的问题:我的价值在哪里?我作为神的管家,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手上的工作?回答这些问题,重要的还不是找到标准答案,而是与生命的源头——我们的神连接。在金钱观的分享中,汤郑雄牧师提醒我们,十分之一是神的,十分之九也是神的。我们不是财富的拥有者,而是管理者。这给我的消费观是一个更新和提醒。因为成长环境,我有时不是一个那么大方的人。如果看似我拥有的其实都是神的,那我就应该按神喜悦的方式花钱。乐善好施,在别人身上付出多过自己,就是神所喜悦的。

但这些还不是全部。神给我最大的感动,是在座谈会上校友们的分享当中的得着。在应毕营之前,工作的压力和情感的失败,让我正处在很深的低谷和痛苦当中。校友真诚的分享让我看到,高山低谷,神都是为了让我回到祂的面前。分享的最后,校友邀请三个人读三段经文,我是第二个,读诗篇16:1-11。当我读到第二节:“我的心哪,你曾对耶和华说:你是我的主,……”,我看到接下来的一句,竟哽咽到无法出声,便叫旁边的知敬救场。这几个字,从未像那个晚上一样打到我的心里。在那一刻,我脑海中不断回想过去自己曾追求的,无论是别人的认可,还是关系中的安全感,都是在神外面打转。神在那一刻让我清楚看到,我的安全感到底建立在什么上面。如果这一切我都无法拥有,“Is Jesus enough for me?” 。现在我提醒自己每天灵修,读经和祷告,不是因为“应该”。而是因为神真的让我看到我的好处不在祂以外。

在四个应毕营之后才有的收获也提醒我,坚持过后,神所赐的一定是超乎我们所求所想的。愿神大大祝福以后每次的应毕营,把祂特别的心意和感动带给每位参加的弟兄姐妹。

Written by

曹运

南大校友

for Follower Sep 2019 (Chinese Work Newsletter)

Tags:


X